领地分配是资源获取与势力发展的核心机制,需遵循游戏设定的规则与策略。领地分为1至10级,等级越高,资源产量与势力值加成越高。玩家需根据名声值决定领地占领上限,每100名声增加1块领地上限。初期需优先占领高级资源地(如5级以上),低级资源地产量低且会挤占后期发展空间,需逐步替换。国家加成(同盟提供20%-40%额外产量)与个人建设(如分城、城建)也会影响资源总量,需统筹规划。
领地分配需注重资源平衡,木材、铁矿、石料、粮食四类基础资源的获取速率不同,长期单一占领会导致资源失衡。政厅中的贸易功能可调整资源比例,但效率有限,建议通过占领不同种类资源地实现自然平衡。屯田是快速补充资源的辅助手段,消耗策书后可对已占领资源地进行10分钟加速采集,适合急需资源突破城建瓶颈时使用。需注意,屯田仅针对单一资源类型,需根据当前需求灵活选择目标。

中期领地管理需结合势力扩张与军事需求。占领连地(11块相连领土)是建造分城的前提,分城可提供额外资源加成与建筑位,但需以6级及以上资源地为核心布局。高级资源地(6-10级)守军强度大幅提升,需配置克制兵种(如枪兵克骑兵)、满级战法及1.5万以上兵力,侦查守军兵种与战法后针对性进攻。领地满额时,需放弃低级地(1-3级)腾出空间,优先保留高等级资源地与战略要道。

资源州的高产土地(8-10级)通常由联盟统一调度,个人不可随意占领。国土保护机制下,联盟领土内的资源地享有免战权,需通过联盟官员协调分配。玩家应定期优化领地布局,拆除冗余低级地,将资源集中在高价值区域。委任冶铁官、粮草官等内政武将可进一步提升特定资源产量,但需根据当前发展阶段调整优先级。

PK赛季中,土地守军强度与机制可能调整,需重新评估开荒策略。侠客军(流浪军)模式无法建造分城,需依赖掠夺与临时占领,常规军的领地规划不适用。特殊建筑如造币厂、工坊会占用领地位置但提供额外功能,需权衡资源收益与功能性需求。最终目标是建立可持续的资源循环体系,支撑长期军事与科技发展。


